阅读历史 |

有愧无愧 (第2/3页)

加入书签

心上。”

“多谢妹妹。”纪明达握了握她的手,仍觉愧悔。

她竟在为人处世上不如二妹妹了。

她松开了纪明遥。

似乎二妹妹的手总是温热的。

来熙和院之前,纪明达本还想劝和二妹妹与三妹妹,但现下她已全无心情,便提出告辞。

纪明德委屈得两眼微红,更不愿意再与二姐姐同处一室,便也告辞。

纪明遥送她们出房门。

离开之前,纪明达不禁回首,多看了一眼放着画卷的书架。

算来……妹妹们各自分院落居住后,这竟是她第一次来二妹妹的屋子。

并不似她以为的那样,没了娘在旁照顾着,二妹妹房里便不成规矩。她看见的这两间屋子布置简洁大方,一眼看过去清爽舒服,且没过于简单失了大家体面,若都是二妹妹自己的主意……是她小看了人了。

三妹妹房里她去过几次,二妹妹说的玛瑙镇纸、竹雕笔筒,还有温从阳送过的,被她丢在库里生灰的水晶瓶、琉璃灯……仔细回想,她也的确都看见过。

只是当时她并不在意温从阳,也没觉得三妹妹摆出别人送的礼物有何不妥。

但再回忆,温从阳追着二妹妹的时候,三妹妹是不是总会见机插几句话,打个圆场?

那时她还只以为,是三妹妹知礼的缘故。

纪明达便犹疑着看向了三妹妹。

纪明德低着头。

“下午无事了,妹妹不如也先回房歇一歇吧。”纪明达只能说,“如今你也一起学着管家事了,我再与娘说,一定给你寻一门好亲事。”

纪明德也只能答应着,还要说:“多谢大姐姐。”

她的静舒院在熙和院之北,并不与纪明达同路,便就在此处分别。

回到房里,她又自己哭了许久,亲手把温表哥送的东西收起来了大半,只留下两件着实心爱的,摆在床里。

大姐姐不是最瞧不上表哥吗,为什么又突然想嫁了??!

但二姐姐她都争不过,何况是大姐姐。

不过……大姐姐终归还是比二姐姐好。

大姐姐常肯教导她,今日又带她一起学管事,二姐姐何曾在太太面前替她多说过一句好话?

今后,她仍要多靠着大姐姐才是。

大姐姐不喜欢表哥,表哥更不愿见大姐姐,或许、或许她还能——

……

晚饭后,安国公要去安庆堂问安。

纪明达也想去看望祖母。

因母亲才与祖母闹过不快,她不好主动提起,便暗暗期盼父亲能看懂她的心愿,带她同去。

但父亲并没似从前,会在兄弟姊妹里额外体贴关怀她几句,只与娘说一声便出了门。

纪明达不禁一懵。

父亲仍是心绪不好吗?

温夫人把女儿的失落看在了眼里。

她只以为,女儿是没了父亲惯常的关怀才茫然。

其余子女都告退回去了,她便和女儿一处做针线,一面慢声细问她下午在熙和院如何,教她以后戒急戒躁。

想到三妹妹,纪明达应答得心不在焉。

她心里隐隐有所怀疑:娘是不是知道三妹妹的心,才故意让人那时把东西送去,也是意图让她认清她错了?

事已至今,娘何必如此,便不能与她直说吗?

她又不知三妹妹也属意温从阳!现在倒似……倒似她抢了二妹妹的,又要抢三妹妹的!

温夫人的确清楚纪明德的小心思。

但她以为,女儿既比她看得更清,知道明遥并不喜欢从阳,又和三丫头更好,一定也知晓三丫头的心意。

女儿又不在乎从阳……倾心明遥,所以温家一把东西送来,她就直接让给明遥送去了,也是想让女儿看见,明遥主动和从阳断得干干净净,今后不要对明遥生出误会。

看女儿一直些神思不属,温夫人便觉得,女儿还在为她父亲的态度伤心。

但她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刻薄寡恩之人。

明达是京中最出色的闺秀,自十一二岁起,求娶的媒人便几乎踏破门槛,连宫中皇子都有倾慕之意,她父亲自然在女儿里最喜欢她。

如今她一心要嫁从阳,在她父亲眼中,她便只是理国伯的未来儿媳,怎么还会对她与从前一般无二呢。

但直到安国公从安庆堂回来,温夫人也没对女儿点明她父亲的本性。

揠苗助长不可取。

她父亲是什么样的人,还是要靠她自己慢慢看清,否则,只会对她有害无益。

-

次日,纪明德仍留在正院,和两位姐姐一同学习掌家。

已经让她留下,温夫人便一并教她,并不有所区别。

今日恰有两件府外的大人情要走。一件是齐国侯的幼子周岁,下帖请安国公府;一件是永昌侯府的老夫人七十寿辰将至,亦要备礼赴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