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13 (第1/3页)

加入书签

穆婉最近虽然不怎么出门,但日子却过的充满趣味,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李三太太和沈氏母女的笑话。

为了尽快退婚,李亦宸写下退婚书没几天,他和李三太太就一个参加诗会,一个参加赏花宴,开始为穆婉正名。

据说李三太太本来还想敷衍,被人问起和穆婉的退婚之事时还虽然不敢直接贬低,却也是明褒暗贬——托他们为了逼她退位让贤的福,李亦宸的婚事至少在他们各自的圈子里几乎人尽皆知,穆家门口的事情闹的不小,缺少娱乐活动的众人自然不会放过后续。

见李三太太参加聚会,即便她不说也有人主动开口询问,结果李三太太才阴阳怪气的一句,就被南溪乡君一句“看来李三太太并没有跟穆家大姑娘退婚的想法”吓得不敢再作妖。

众人也不知道是凑热闹还是看笑话,总之倒也附和着对穆婉各种夸赞,反正谁要再说穆婉的不是,李三太太必须第一时间反驳。

【有人说你粗鄙,李三太太非常想赞同,但是被我盯着,还得绞尽脑汁想你的优点,最后说你那是豁达不拘小节……哈哈哈哈,你是没看到李三太太那扭曲的脸,好玩儿极了。】

祝南溪本来就极爱热闹,再加上对李家的不满,基本上哪儿有李三太太哪儿就有她,有时候不方便来找穆婉,也要写一封信来绘声绘色的描述一番。

穆婉每每听到都乐不可支,旁边云苓更开心,“李三太太便罢了,太太和二姑娘才是想哭。”

如果李亦宸和李三太太是纵容和添油加醋,那沈氏母女则是始作俑者,当时她们败坏穆婉的名声败坏的多高兴,现在就多着急。

沈氏现在甚至想搞个宴会让穆婉美美亮相,让她亲自展现一下自己的优秀以澄清谣言,穆婉才懒得理她,不仅不理她,还大张旗鼓的请戏班子上门,满大街搜罗新奇首饰,急的沈氏满嘴燎泡,和李三太太一样,绞尽脑汁的替她想好话。

之前的“骄奢跋扈”、“不学无术”都成了“日子过的有滋味”和“财大气粗有底气”。

穆柔也一改躲在家里不敢出门的状态,又开始频繁参加诗社,为自己之前的茶言茶语圆谎,听说之前好不容易攀上的官宦人家的小姐因此看清了她绿茶的真面目,不再跟她玩儿了。

总之,每天看着他们自打脸面,穆婉心情舒畅。

不过穆婉也没有为难他们很久,谣言这种东西,聪明的人自能辨别,愿意相信谣言的人根本不会在乎真相,所以想要彻底澄清是不可能的。

穆婉的目的本来也是用更有吸引力的话题将关于她的事情压下去,反正大家只是喜欢看热闹,比起一个没什么地位的商户女,李亦宸这个为爱疯狂的探花郎痴恋未婚妻的妹妹,这种带着禁忌新奇的故事才更有看头不是吗?

在确定李氏母子和沈氏母女每个人至少也参加过三次宴会后,她爽快的和李家退了婚。

她这一手操作又叫许多人猝不及防,毕竟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穆婉提这个条件是为了刁难人,让李家难堪,最后根本不会退婚,李亦宸都已经准备澄清几次之后用些手段来制造穆婉声誉恢复的假象了,却不想对方再一次出人意表。

众人惊讶之余,也明白了穆婉的意思,她只是要个态度,只要不给她乱扣帽子,李家便是看不上她,她也不强求。

此事一出,倒比李三太太他们搞笑似的澄清要强的多,就算之前觉得穆婉不学无术配不上李亦宸的人,都觉得穆婉这事儿办的比李家要敞亮大气。

李老夫人看着捧着退婚书回来的李亦宸,失望叹道,“遇事不怕,胸有沟壑,可惜了,你没那个福气。”

这次李亦宸没说话,和穆婉见过两面后,他也隐约意识到对方根本不是传闻中的模样,他可能错过了什么,但想到这段时间穆柔遭受的非议受到的委屈,又很快将那点冒头的想法抛诸脑后,对,他喜欢的是穆柔,为了穆柔他也要将这件事抗到底。

倒是李三太太终于摆脱了粗鄙无理的穆婉,欢天喜地的想着要怎么把知书达理的穆柔娶进门。

李老夫人对三房已经彻底寒心,也懒得再提点什么,只是道,“去吧,以后你的婚事你们母子自己决定就行,不用报给我,你们自己开心就行。”

李亦宸脸色微变,正要开口,李三太太却已经兴冲冲的应下,“多谢母亲。”

李亦宸的话全被堵在嘴边,皱眉看向李三太太,李老夫人嘲讽一笑,端了茶。

当然要说高兴,最高兴的要数沈氏和穆柔。

然而这段时间她们自打脸面让人看尽了笑话,还落了个恶毒继母和狐媚不端的名声,为了挽回形象,两人又必须要做出被冤枉了受尽委屈的情状,以至于穆婉退婚这样的大喜事,她们不仅不能高兴,还得跟着伤心气愤。

穆柔甚至拒绝了李亦宸的邀约。

大概实在憋的太狠,又觉得之前被穆婉看了笑话要找回场子,两人忍不住跑来穆婉这个当事人面前炫耀。

彼时穆婉正在院子里看清风阁掌柜送来的资料。上次偶遇谢珩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